首页>>互联网>>物联网->物联网如何防护电路安全(如何保护物联网安全)

物联网如何防护电路安全(如何保护物联网安全)

时间:2023-12-08 本站 点击:0

导读:今天首席CTO笔记来给各位分享关于物联网如何防护电路安全的相关内容,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物联网安全

转( ))

智能硬件目前玩的人相对于玩PC、服务器和移动的人来说要少很多。以前,大部分研究这块的人都是电子行业相关人士,但是目前物联网的流行,使得很多黑客和安全研究人员进入该领域,使得该领域产品安全问题频发。物联网的发展让虚拟网络与现实生活紧密的联系起来,一旦发生安全问题,遭受黑客攻击必将对人们的现实生活环境产生严重的影响和危害,甚至危及到人身安全和生命安全,如车联网的安全问题等等。物联网已然成为未来互联网发展的趋势,那么物联网安全同样也是安全行业发展必不可少一个重要方向。 对于很多未涉足该领域的人,特别是之前从事计算机行业的人来说,感觉这个领域太广,涉及处理器架构也比较多,嵌入式操作系统和非操作系统的也不少,感觉会无从下手,那么本文主要目的就是引导新人入门或者给想要转入该方向的朋友们一个学习参考。当然我个人精力也是有限的,也只能涉足少量的一些方向,目前我也只是以某一方面的学习路线来引导大家尽快入门。对于安全来说,这个领域还比较新,有太多的东西需要学习,后续我会把一些好的技术文章发到该板块,和大家一起讨论学习。

一、什么是智能硬件

首先我们要明白智能硬件是什么,明确了概念,才能定位方向,不至于无从着手。智能硬件实际上是智能手机概念的升级,也就是把传统的设备进行升级改造使其具有某种智能,比如电视、冰箱、空调、手表、门锁、茶杯、医疗仪器、玩具、机器人、汽车甚至房子等等。因此智能硬件这块方向比较宽泛,涉及的领域比较广,与此相关的行业也非常非常的多。并不像PC平台那样,我们只需要关心某一类处理器架构,甚至只需要关心某一个操作系统平台就可以。如果要完全列出智能硬件这块的知识架构,可能得写本书也无法列举完全。我们每个人精力是有限的,也不能每一个领域都去涉足,因而我们只需要关心某一个领域或者方向即可。

二、按软件进行分类

根据设备使用的软件系统的不同,我把这些智能硬件分为如下四类:

1.android设备系列,包含智能手机,智能电视,智能手表,连接云的汽车,智能导航设备等等。

2.ios设备系列,主要是苹果系的产品。

3.嵌入式操作系统:嵌入式linux,VxWorks,FreeRTOS,Windows XP Embedded,Windows CE,RTX,uCLinux等等,这一块跟嵌入式操作系统相关。4.非操作系统(这里特指非智能设备):如照相机,摄影机,洗衣机,电子玩具,键盘,鼠标,摄像头,话筒等等电子设备,还包括有仪器,电子卡,SIM卡等等。前两类设备,对于熟悉android和ios的朋友应该问题不大。看雪这两个版块有很多非常好的文章,感兴趣的可以到这两个板块进行学习。这里我主要讲的是后两类设备的入门学习。这两类设备需要嵌入式开发相关的知识和单片机相关的知识作为准备。对于嵌入式系统大部分都是POSIX标准,这一块儿的入门,大家可以先学习linux,然后学习嵌入式操作系统移植,入门应该不难,对其进行安全研究和逆向分析和传统方式也差不多,毕竟都是基于操作系统的,学习思路很相似,只是逆向这一块儿涉及的汇编会不一样。对于那些非操作系统类型的设备,安全研究和逆向分析相对来说要难一些,因为这些设备多半都是封闭式或者半封闭式的,基本上都需要拆开封装,分析电路板并对电路板进行测试分析。这方面入门主要以单片机学习来入门会走得更远。我们可以先学习单片机再学习嵌入式,也可以反过来,无所谓。这两个方面都需要了解硬件,只是着重点不同而已。 三、硬件设备怎么玩 由于硬件设备太多,嵌入式系统也不少,太多的设备会导致我们不知道该从何入手。那么首先在我们打算学习之前,需要要弄清楚我们学习的目的是什么,我们的兴趣点是什么,弄清楚这些后我们才有具体的学习目标,这样更有助于我们入门。目前我们的目标不是去做硬件开发,也不是做嵌入式开发,我们目的是做安全研究和逆向工程,那么我们对于硬件可做哪些呢:

物联网感知层的安全防护技术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物联网感知层的安全防护技术的主要特点是:

1、大量的节点数目:

物联网感知对象种类多样,监测数据需求较大,感知节点常被部署在空中、水下、地下等人员接触较少的环境中,应用场景复杂多变。 因此,一般需要部署大量的感知层节点才能满足全方位、立体化的感知需求;

2、多样的终端类型:

感知层在同一感知节点上大多部署不同类型的感知终端,如稻田监测系统,一般需要部署用以感知空气温度、湿度、二氧化碳含量以及稻田水质等信息的感知终端。 这些终端的功能、接口以及控制方式不尽相同,导致感知层终端种类多样、结构各异;

3、较低的安全性能:

从硬件上看,由于部署环境恶劣,感知层节点常面临自然或人为的损坏;从软件上看,受限于性能和成本,感知节点不具备较强的计算、存储能力,因此无法配置对计算能力要求较高的安全机制,最终造节点安全性能不高问题的出现。

物联网感知层基本内容:

感知层位于物联网三层结构中的第三层(其它二层分别是应用层和网络层)。

感知层是物联网的皮肤和五官-用于识别 物体,采集信息。感知层包括二维码标签和识读器、RFID标签和读写器、摄像头、GPS、传感器、M2M终端、传感器网关等,主要功能是识别物体、采集信息,与人体结构中皮肤和五官的作用类似。

感知层解决的是人类世界和物理世界的数据获取问题。它首先通过传感器、数码相机等设备,采集外部物理世界的数据,然后通过RFID、条码、工业现场总线、蓝牙、红外等短距离传输技术传递数据。感知层所需要的关键技术包括检测技术、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等。

如何最大限度的保证物联网的安全

最大限度的保证物联网的安全,做好以下三点:

第一,对大数据的收集持谨慎态度。之所以在前面用很多文字引用了华为和三星的战略内容,是有原因的。看华为,它有一个“集中收集、管理、处理数据后向合作伙伴、行业开放”的细节。而三星,也有一个“能够与云端连接”的细节。这些,是典型的收集大数据存储在云端的行为。这种行为,如果不加约束则危险很大。之前,三星智能电视监听事件,我们应该记忆犹新。试想,物联网之下,我们在这些硬件面前是“赤裸裸”的。所以,物联网企业应该“自律”,不要在大数据采集方面为所欲为。

第二,对大数据的转移和利用持谨慎态度。前面第一点里已经提到过一个细节:“处理数据后向合作伙伴、行业开放”。这应该是大数据在不同企业间转移、利用的过程。而大数据在转移与利用的这个过程里,也有危险。毕竟,各个厂商的安全意识、安全水平、硬件水平不一,安全隐患很大。欧洲反计算机病毒协会创始人、德国歌德塔(G

Data)安全软件公司安全顾问Eddy

Willems在接受我的采访时也曾说过,“企业不同设备之间的安全过滤措施不够”。所以,这种大数据之间的合作很让人担忧。这个问题,必须解决。

第三,严防外部危险因素的侵入。如果说前两点属于物联网企业的“内因”的话,那么第三点就是严防“外因”。目前,黑客利用商用WIFI入侵的例子已经很多,甚至连飞机都难以幸免。这就要求我们的物联网企业,必须重视安全防范问题。这些问题包括,商用WIFI的过度商业化的问题,软件的漏洞问题,智能硬件和数据库的密码问题,硬件设备的加密问题,物联网企业安全意识不强的问题,物联网用户安全意识不强的问题,还有不同物联网企业之间的终端设备兼容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予解决,那黑客会无孔不入的。

物联网如何加强安全问题!

物联网如何加强安全问题?

由于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推动,当前物联网正在加速发展,物联网的安全需求日益迫切。理顺物联网的体系结构、明确物联网中的特殊安全需求,考虑怎么样用现有机制和技术手段来解决面物联网临的安全问题,是目前当务之急。

由于物联网必须兼容和继承现有的TCP/IP网络、无线移动网络等,因此现有网络安全体系中的大部分机制仍然可以适用于物联网,并能够提供一定的安全性,如认证机制、加密机制等。但是还需要根据物联网的特征对安全机制进行调整和补充。

可以认为,物联网的安全问题同样也要走“分而治之”、分层解决的路子。传统TCP/IP网络针对网络中的不同层都有相应的安全措施和对应方法,这套比较完整的方法,不能原样照搬到物联网领域,而要根据物联网的体系结构和特殊性进行调整。物联网感知层、感知层与主干网络接口以下的部分的安全防御技术主要依赖于传统的信息安全的知识。

1.物联网中的加密机制

密码编码学是保障信息安全的基础。在传统IP网络中加密的应用通常有两种形式:点到点加密和端到端加密。从目前学术界所公认的物联网基础架构来看,不论是点点加密还是端端加密,实现起来都有困难,因为在感知层的节点上要运行一个加密/解密程序不仅需要存储开销、高速的CPU,而且还要消耗节点的能量。因此,在物联网中实现加密机制原则上有可能,但是技术实施上难度大。

2.节点的认证机制

认证机制是指通信的数据接收方能够确认数据发送方的真实身份,以及数据在传送过程中是否遭到篡改。从物联网的体系结构来看,感知层的认证机制非常有必要。身份认证是确保节点的身份信息,加密机制通过对数据进行编码来保证数据的机密性,以防止数据在传输过程中被窃取。

PKI是利用公钥理论和技术建立的提供信息安全服务的基础设施,是解决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机密性和不可否认性这一系列问题的技术基础,是物联网环境下保障信息安全的重要方案。

3.访问控制技术

访问控制在物联网环境下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从TCP/IP网络中主要给“人”进行访问授权、变成了给机器进行访问授权,有限制的分配、交互共享数据,在机器与机器之间将变得更加复杂。

4.态势分析及其他

网络态势感知与评估技术是对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网络运行状态进行定量和定性的评价、实时监测和预警的一种新的网络安全监控技术。物联网的网络态势感知与评估的有关理论和技术还是一个正在开展的研究领域。

深入研究这一领域的科学问题,从理论到实践意义上来讲都非常值得期待,因为同传统的TCP/IP网络相比,传感网络领域的态势感知与评估被赋予了新的研究内涵,不仅仅是网络安全单一方面的问题,还涉及到传感网络体系结构的本身问题,如传感智能节点的能量存储问题、节点布局过程中的传输延迟问题、汇聚节点的数据流量问题等。这些网络本身的因素对于传感网络的正常运行都是致命的。所以,在传感网络领域中态势感知与评估已经超越了IP网络中单纯的网络安全的意义,已经从网络安全延伸到了网络正常运行状态的监控;另外,传感网络结构更加复杂,网络数据是多源的、异构的,网络数据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和冗余性,具有很强的实时性。

物联网在线认为在同时考虑外来入侵的前提下,需要对传感网络数据进行深入的数据挖掘分析、从数据中找出统计规律性。通过建立传感网络数据析取的各种数学模型,进行规则挖掘和融合、推理、归纳等,提出能客观、全面地对大规模传感网络正常运行做态势评估的指标,为传感网络的安全运行提供分析报警等措施。

(转帖于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物联网的网络安全机制有哪几种?

是如何确保设备本身安全。某些设备或设施可能无人值守地运行,因此不受频繁的安全性影响。报告称,使这些设备防篡改可能是有利的,因为这种类型的端点强化可以帮助阻止潜在的入侵者获取数据。它也可能抵御黑客或其他网络犯罪分子的攻击。

作为一种最佳实践,安全端点强化可能意味着部署一种分层方法,要求攻击者绕过多重障碍,旨在保护设备及其数据免遭未经授权的访问和使用。企业应该保护已知的漏洞,如开放的TCP/UDP端口,开放的串行端口,开放的密码提示,Web服务器、未加密的通信、无线连接等注入代码的位置。

另一个保护设备的办法是根据需要升级或部署安全补丁。但请记住,许多设备供应商在构建和销售设备时并不关注安全性。正如调查报告指出的那样,许多物联网设备被破坏后是不可修补的,因此无法保证安全。在投资的设备采用工业物联网之前,需要评估设备的安全功能,并确保供应商对设备进行彻底的安全测试。

当物联网设备试图连接到网络或服务时,要小心地管理物联网设备的身份验证,以确保信任是非常重要的。公钥基础设施(PKI)和数字证书为物联网设备身份和信任提供了安全基础。

如何保障物联网的安全?

物联网安全解决方案

结语:以上就是首席CTO笔记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物联网如何防护电路安全的相关内容解答汇总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欢迎分享给更多关注此问题的朋友喔~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IOT/19589.html